最新通报:广东新增1例霍乱病例!
广东新增1例霍乱病例 ,为霍乱弧菌感染。7月2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3年6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根据通报,2023年6月(2023年6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广东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30474例 ,死亡137例,其中甲类传染病报告1例(霍乱1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中国现在有霍乱病例 ,但处于散发状态,未发生大规模流行。近期中国的霍乱疫情情况如下:2025年9月,江苏南通报告1例霍乱确诊病例 ,患者是农贸市场捡垃圾人员,因个人卫生问题感染,经治疗已基本痊愈 ,未发现新增病例,涉事市场已关闭消杀。截至2025年8月,全国累计报告霍乱确诊病例12例 ,无死亡病例 。
据官方通报,7月9日晚,武昌区疾控中心接医院报告,武汉大学出现一例感染性腹泻病例 ,主要症状为呕吐 、腹泻伴低热。经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复核,该病例的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最终诊断为霍乱 ,但毒力基因阴性。患者已经接受了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 。
监测 *** :中国建立了全球更大的传染病监测 *** —— *** 直报系统 ,可之一时间发现疫情。例如,2012年南方多省18例霍乱疫情被及时监测。个案控制:近年来中国霍乱病例基本为个案,出现后迅速被控制 。过去15年内全国报告864例 ,仅2013年出现1例死亡。
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同期,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02123例,报告死亡2人。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手足口病 ,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6% 。
事件概述:2023年7月9日晚,武汉大学工学部宿舍疑似发现一例霍乱病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处置情况:武昌区卫生健康局及时发布了关于该病例的处置情况通报,确认该病例为霍乱病例 ,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目前,未发现新增病例 。启示:该事件提醒我们,霍乱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不容忽视。
广东疫情重点地区名单
1、年3月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重点地区名单如下:中风险地区:广州市越秀区;深圳市福田区;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 、顺德区、三水区;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 、惠东县、博罗县、大亚湾区;中山市主城区片区;肇庆市端州区;揭阳市普宁市。
2 、中国国内:广东省:是我国疫情主要集中地。佛山市疫情最为严重 ,全市五区累计病例超4000例,以顺德区为核心区域,7月25日新增273例 ,主要分布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南海区累计141例,集中在桂城街道,禅城 、三水、高明区均有病例报告 ,且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或死亡病例 。
3、主要疫情地区及病例数广东新增46例,为全国更高 ,其中东莞市24例 、深圳市21例、惠州市1例,显示珠三角地区疫情较为集中。吉林新增19例,分布在吉林市8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例、长春市5例,提示吉林省内多地存在传播风险。内蒙古新增8例 ,涉及呼和浩特市5例 、呼伦贝尔市3例,需关注北方地区防控压力 。
4、中国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分布在广东地区,特别是佛山市顺德区。疫情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广东地区:广东省是基孔肯雅热疫情的主要分布区域。其中 ,佛山市顺德区是疫情的首发地,也是疫情较为集中的地区 。此外,广东省的广州、中山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 ,显示出疫情在该地区的广泛传播。
5 、湖北武汉市4例、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3例、上海普陀区3例,均存在局部聚集性特征。广西防城港市2例(含2例无症状转确诊) 、天津滨海新区1例、河北邯郸市1例等,多为边境地区或输入性风险点 。
6、高发蚊媒传染病疫情地区主要包括广东 、云南、广西等南方省份。广东地区:广东地区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广州市是疫情的重点区域 ,全市11区均有区域正在开展蚊媒传染病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 。

[广东]首位报告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医生
1 、广东首位报告基孔肯雅热疫情的医生是周婉芬。周婉芬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林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2025年7月,她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及时的上报工作 ,成为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首位发现者。7月2 - 3日,她陆续接诊多例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症状的患者,登革热快速检测均为阴性 。
2、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 ,临床表现为发热 、皮疹及关节疼痛,1952年首次在非洲坦桑尼亚被确认,后逐渐扩散至亚洲、欧洲及美洲地区。中国境内首次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是在2008年 ,广东省作为沿海省份,因气候湿热、蚊虫密度较高,成为该病传入及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3 、参与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指导工作的专家有何剑峰、关绮华、郭玉红 。何剑峰是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 、副主任 ,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科学家。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虫媒及 *** 共患病、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4、基孔肯雅热疫情的时间线梳理如下:2008年: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广州白云机场局发现中国内地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标志着该病毒开始进入中国内地 。2010年:东莞市发生我国首起基孔肯雅热社区暴发疫情,共发现病例253例 ,其中确诊病例65例,疑似病例188例。
中国那些省出现基孔肯尼亚热
中国基孔肯雅热主要流行区域集中在东南沿海及北方部分蚊虫活跃区。 长三角及东南沿海风险区 浙江省为Ⅰ类防控地区,存在较高本地传播风险 。 上海 、江苏属Ⅱ类防控地区 ,已出现聚集性疫情苗头。 河南省同样划入Ⅱ类地区,需警惕社区传播。
截至2025年8月,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国内仍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集中在广东、云南等与东南亚交往频繁的省份 。 核心分布省份境内传播与东南亚接壤或人员流动较大的地区关联密切:广东省:2025年7月佛山市出现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 ,是当年最活跃的地区。
中国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河南、广西也被划为风险区。
云南省现在有基孔肯雅热病例。基孔肯雅热的基本情况: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以发热 、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云南省的基孔肯雅热历史与现状:我国首例基孔肯雅热病例于1987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发现。
基孔肯雅热疫情分布如下:全球流行情况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 ,后扩散至非洲、亚洲、美洲及欧洲 。截至2025年6月,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传播,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洲:有坦桑尼亚、南非 、肯尼亚、法属留尼汪岛等 ,2025年法属留尼汪岛报告超9万例。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的基孔肯雅热(正确名称)病例多为输入性病例,本土传播仅零星发生在南方蚊虫活跃的省份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这两类蚊虫在我国广东、云南 、海南等气候温暖湿润的省份分布较多。
本文来自作者[徐平晨]投稿,不代表本色号 - 陪你看世界、发现更多靠谱知识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xiangbaike.cn/post/2139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本色号 - 陪你看世界、发现更多靠谱知识的签约作者“徐平晨”!
希望本篇文章《广东省疫情最新消息/广东省疫情最新通告》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本色号 - 陪你看世界、发现更多靠谱知识]内容主要涵盖:本色号,生活百科,小常识,经验大全网
本文概览:最新通报:广东新增1例霍乱病例!广东新增1例霍乱病例,为霍乱弧菌感染。7月25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