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高级记者裘志伟摄影从业四十多年,拥有新闻和纪实摄影方面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 。他在媒体开设的“裘点评 ”栏目对影友来稿作品点评到位 ,启发思维,深受欢迎。《大众摄影》邀请其与本刊读者交流,促进影友在创作中积极思考 ,扬长避短,拍出更多佳作。
裘志伟,资深媒体人,高级记者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原副主席 ,好摄之友网创始人,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外聘导师。
把脉:在摄影作品中,视觉趣味点并不一定是单一和集中的 ,有时候多个趣味点分散布局于画面之中,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表现。观众的眼睛可以在画面的多个趣味点之间游移,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注意的目标。这些视觉点和其他元素共同构成一幅和谐统一 、富有趣味的作品 。
点评:几何形态构成了视觉表达的基本框架 ,《构成》以此赋予照片更深层次的感染力。作者以大型吊车的局部钢架结构、冷暖色彩、形式美感和结构张力来营造简洁的画面感,看出作者有着娴熟的概括能力。作者巧妙地将钢架结构的宏大与人物的渺小形成了鲜明对比,为照片注入了生命力 。同时 ,橙色与黑色的钢架结构与蓝天白云形成了鲜明反差,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醒目,为照片增添了层次感和立体感。作者巧妙地将吊车的垂直线条与人物的横向动态相结合 ,恰好形成了有机呼应;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增强了画面的稳定感和视觉引导性。
画面中人物既有停留在不同楼层的,也有在其间的楼梯之间上下的,形成了多个不同的视觉点 ,让人觉得画面生动 。
点评 :春日湖畔,垂柳依依,粉花灼灼。湖水如镜 ,映出树影绰约 、行人悠然。这是《湖光春色》带来的魅力 。湖面倒影,将岸边的杨柳与桃树对称呈现,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杨柳的翠绿与桃树的粉红相互映衬 ,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展现了白堤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平静的湖面与岸边景物动静结合,丰富了画面层次。岸边行人或漫步或驻足 ,虽是点缀,却给画面增添了人们享受自然的惬意与人文温度 。杨柳与桃树整齐排列,形成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引导观者的视线在画面中平稳移动,整体布局协调有序。
在杨柳和桃树之间,可以看到或坐或驻足,以及正在的游人 ,如果近距离观看会发现很有意思。所以如果能够将镜头推近,或者对照片进行适当剪裁后,让画面上众多人物放大后更明显 ,会更有趣味。
点评:面对动态元素,尤其是繁多嘈杂的动态元素,如何在瞬间捕捉中呈现出节奏和韵律感 ,保持“恰到好处”是关键 。《畅游书海》这幅照片展现书展的氛围,采取慢速俯拍就达到满意效果。在热闹的书展现场,人流交错之时 ,作者用居高临下的开放式散点构图,1/4秒慢门速度虚化动态元素,清晰凝固静态元素 ,产生对比鲜明的虚实与静动的影像,把控了画面视觉中心,节奏明快。场面宏大有气势,色调舒适 ,整体和谐统一,多而不乱有秩序感,点睛标题交代了主题 。
纵观整体的热闹画面 ,不同的多个书摊形成了不同的视觉点,让观者的目光可以游移在摊位之间和围绕摊位的读者身上,感受到书市的热闹和不同摊位的情况 ,比较生动。
点评:《奇遇“海浩”》 中俯瞰的视角,将蜿蜒伸展的在建大桥置于广阔海面之上,对角线的结构突出大桥的宏伟与延伸感。云雾弥漫的海面营造出一种神秘、空灵的氛围 ,是对“海浩 ”奇观的生动呈现,也传递出人类工程在自然奇观下的独特魅力 。大桥作为主体主导视觉走向,两艘船只作为点缀 ,均衡了画面,丰富了层次,开阔的海面与天空构成简洁而大气的背景,整体结构协调。云雾的虚化效果柔化了画面 ,使大桥硬朗的线条与柔和的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展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
画面元素相对稀疏,还可裁剪;除大桥和船只外 ,如果在适当位置出现明显可见的其他船只或者施工车辆,形成多个视觉兴趣点,或许会更有趣味与吸引力 。
1、作品内容:愿意接受“裘点评”栏目的点评 ,投稿即默认同意接受点评,题材不限。
2、图片格式数量:JPG格式,单张照片大小更好在2MB—5MB之间 ,每人每期限最多投2张。
3 、图片说明:标注拍摄时间、地点、画面内容,以及光圈 、快门、ISO、曝光补偿(没有用到标为0)4个参数 。
4 、每期“裘点评”栏目会选择4位作者各1幅照片刊登于杂志,请在邮件中留下姓名、 *** 。返回搜狐 ,查看更多
本文来自作者[gzkkk]投稿,不代表本色号 - 陪你看世界、发现更多靠谱知识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xiangbaike.cn/post/8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本色号 - 陪你看世界、发现更多靠谱知识的签约作者“gzkkk”!
希望本篇文章《科学计算如何助力日月轨迹与地标精准重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本色号 - 陪你看世界、发现更多靠谱知识]内容主要涵盖:本色号,生活百科,小常识,经验大全网
本文概览: 《浙江日报》高级记者裘志伟摄影从业四十多年,拥有新闻和纪实摄影方面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他在媒体开设...